八年级历史教学反思20篇简短 八年级历史教学反思范文5篇( 三 )


(2)对学困生
每个班都有厌学的学生,特别是男同学,每个班都有七、八个,上课纹丝不动,每篇课文都是白白的 。他们就是每次考试不及格的对象 。偶尔能鼓励他们,偶尔能找他们谈话,偶尔授课时能督促他们做课堂笔记,但多数时候是对他们忽略,有时心情不好还说了一些伤害他们自尊心的话,使他们对历史更烦感 。
3、教法呆板 。95%的课是在教室上的,很少用多媒体上 。历史课内容丰富多彩,用多媒体上,效果多好,学生对与课文有关的影片、视频、历史图片很感兴趣,但我在教室上,仅对课文作了一些补充,不能耗够吸引学生,对学生的引导、启发不足,导致(包括尖子生)能力难提高,考试时难题易丢分 。
4、没能更多的向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学习 。如莫老师上课时内容的过渡做得佷好,环环相扣,听她的课是一种愉快的享受;覃老师授课时很仔细,把课文内容丰富了较多内涵,利于学生的应试能力的提高;方老师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指导较到位 。她们的课我听得较多,但总是不能够很好的内化 。
5、布置的练习量少 。每两周才改一次作业,不是每个单元都能测验,无法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每次作业都有不少学生不交作业,我也不理,让他们形成不交作业这个不良习惯,导致一些学生考试老是不及格 。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强学习,学习新课标下新的教学思想,注重重答题技巧的指导 。
2、挖掘教材,进一步把握知识点和考点 。
3、多听课,学习同科目教师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 。
4、加强尖子生的培养、差生的转化工作力度 。
5、多用多媒体上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八年级历史教学反思4
历史学习是一个由小见大,日积月累的过程,初二的学生虽然已经初步具备解决历史问题的历史观察和历史思维能力,但是还没有建立起统一的历史知识体系,因此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针对这种情况,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要避免大而全的问题设置 。我的具体做法是化整为零,把问题的难度放缓,让学生在逐步探讨的过程中解决难题 。例如关于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为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可以细化为以下问题:
1、鸦片战争结果如何?
2、鸦片战争时中国的经济、军力、武器、士气如何?
3、如果林则徐没有被撤职,中国还会战败吗?
4.当时的中国人有没有认识到自己失败的原因?为什么?你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5、综上所述,你认为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通过化整为零的方式,步步为营,环环相扣,避免了课堂上“只见学生在活动,不见学生有体验……”的现象,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出来了,课堂效率也提高了 。
八年级历史教学反思5
指导学生认真仔细读课本是阅读的最重要的环节 。阅读前教师应对课本进行深入钻研 。根据教学目标要求精心巧妙地编选几个知识性、思想性都比较强,提纲挈领的思考题,课前准备多媒体,或上课后迅速简要地写在黑板旁边,让学生阅读时心里装着问题,目标明确 。采用默读与朗读相结合的方法 。因为长时间朗读会产生疲劳,影响读的质量 。如果长时间默读,又往往会“一目十行”、“眼神不一”,有的同学会“走神”或搞小动作,随时抽一个同学朗读可提高读的效果 。再者,朗读也可消除错字,不认识的字,难懂的词,可以及时指出和纠正 。这种读法,既有学生活动,又有教师抽查,能使学生注意力比较集中 。因为有思考题引路,绝大多数同学能及时准确地抓住课文的中心、重点、特点及难点 。
注重习惯培养
在最近听课中,我发现有些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窗子的一点点响动,立刻会有学生东张西望,在学生展示中,有时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
行为养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有无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的成才至关重要 。因此我们应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包括:自主学习习惯、课堂教学中的审题→析题→答题习惯,一切都以规范为出发点和归宿 。习惯的培养讲究的是持之以恒,好习惯是高效课堂教学的有力保障 。
当然,说和做,相去甚远,只有在真实任务的驱动下,每每让学生感到这事马上要做,才会有细致周到的考虑,才会有到位的指导 。要让指导、设计与想法在现实中着陆,只有一个办法,带着学生去“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