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口水:
宝宝约从十周到三、四个月大左右开始流口水 , 长牙尤其会刺激口水的分泌 。
下巴或面部起疹 。 宝宝的下巴及脸部皮肤可能因和唾液长期接触而过敏发疹 。 要避免这种现象 , 应该常擦拭宝宝流出的口水 。 当皮肤呈现干燥时 , 不妨擦上温和的乳液来滋润 。
轻微的咳嗽:
过多的唾液会使宝宝出现反胃或咳嗽的现象 。 只要不是感冒或过敏 , 那就无所谓 。
啃咬 。 长牙的宝宝可能见人(或物)就咬──从他自己的手到妈妈的乳头、甚至陌生人的手指头──无非是想借啃咬的施力来减轻牙床下长牙的压力 。
疼痛:
发炎是柔缓的牙床纤维对付迫近的牙齿唯一的办法 , 对某些宝宝它会造成剧痛 , 有些宝宝则丝毫没有感觉 。 尤其是长第一颗牙及臼齿时最不舒服(不过臼齿大约是在一岁以后才会长) 。
易怒:
当齿尖愈来愈逼近牙床顶端 , 发炎的情形愈严重 , 不断的疼痛使宝宝变得易怒 。
拒绝进食 。 长牙的宝宝在喂奶时常变得浮躁不定 。 他可能因为很想塞个东西进嘴巴而显得急欲吸奶 , 但一旦开始吸奶又会因为吸吮的动作而使牙床疼痛 , 于是又显得对吸奶毫无兴趣 。 已经开始吃固体食物的宝宝也会拒绝进食固体食物 , 那就得靠喂母乳或配方奶粉来补充营养 。 如果宝宝拒绝进食的情况严重 , 就要带去看医生了 。
腹泻:
有些医生认可腹泻与长牙有关联──可能是吞下太多的口水造成大便松软;有些医生则否决此说 。 无论有无关联 , 父母都不应该轻忽宝宝腹泻的现象 。
轻度发烧:
发烧和腹泻一样 , 也是医生们各持其说 。 不过 , 牙床发炎的确会引起轻度的发烧(低于38.3度C) 。 如果发烧持续三天以上 , 还是该去看看医生 。
不眠:
宝宝常会因牙不舒服而整夜不眠 。 如果宝宝突然惊醒 , 不要急着哄他或喂食 , 看看他自己能否安定下来 。 这种情形多发生在长第一颗牙及臼齿时 。
牙床出血:
有时候 , 长牙会造成牙床内出血 , 形成一个瘀青色的肉瘤 。 这没什么好担心的 , 多数医生建议它们自然分解还原 。 冷敷可以降低疼痛并加速内出血的消失还原 。
拉耳朵、摩擦脸颊:
牙床的疼痛可能沿着神经传到耳朵及颚部 , 尤其是长臼齿时 , 所以宝宝会出现抓耳朵或摸脸颊的举动 。
宝宝长牙发烧怎么办乳牙萌出前几天孩子可能会有一些异常的表现 , 如哭闹、口涎增多、喜欢咬手指和硬的东西、睡眠不好、食欲减退等表现 , 有的还有低热、轻度腹泻、局部牙龈可能充血、肿大 。 一般来说 , 以上现象持续3~4天 , 乳牙就穿破牙龈萌出了 。 有的孩子出牙晚一点 , 并不说明身体有什么问题 。 刚长出的乳牙还不能吃饭用 , 因此不能给孩子硬食 , 妈妈也不要让孩子含着乳头睡觉 。
正常小儿的基础体温为36.9℃~37.5℃ 。 一般当体温超过基础体温1℃以上时 , 可认为发热 。 其中 , 低热是指体温波动于38℃左右 , 高热时体温在39℃以上 。 连续发热两个星期以上称为长期发热 。
上述基础体温是指的直肠温度 , 即从肛门所测得 , 一般口腔温度较其低0.3℃~0.5℃ , 腋下及颈部温度又较口腔温度低0.3℃~0.5℃ 。
你的宝宝38.1度若是从肛门量的,则属于低热,若是从颈部或腋下量的,则直肠温度约在38.7度~39.1度,已经属于高热了 。
个人的原则是38.5度以下,不要吃退烧药,打退烧针,要给宝宝多喝水 。 注意环境温度是否过高 。 在炎热的夏季 , 气温很高 , 婴儿自身调节体温的能力又差 , 妈妈抱着婴儿时热气不易散发 , 使体温升高 。 但是这种发热一般时间不会太久 , 再给孩子放在凉爽的地方 , 稍微扇一扇 , 给孩子饮一些清凉的水果汁 , 或给孩子洗个温水澡 , 几小时后体温就会降到正常 。 在冬季 , 如果室内温度过高 , 婴儿又包裹得过多 , 也会使婴儿体温升高 。
若高烧38.5度以上,请立即让医生确诊是病毒感染的 , 还是细菌感染的 , 病毒感染就用抗病毒药(如:利巴韦林) , 细菌感染的就用抗菌素(如头孢类) , 不要急于退烧 , 烧只是表象 , 要把病因找出来 。
推荐阅读
- 补钙过量会导致宝宝肾结石吗?
- 奶粉喂养宝宝,不如母乳喂养的聪明?
- 长期裸睡对便秘有缓解 裸睡好处多但要注意睡眠环境
- 【养生常识】奥密克戎变异株是什么意思 奥密克戎潜伏期多久!
- 近期很火的甜宠电视剧分享 甜宠电视剧
- 如何帮宝宝战胜怕黑的恐惧?
- 培养宝宝合作精神,与人交往更顺畅
- 儿歌也有分男女,你家宝宝是适合听什么儿歌?
- 陪宝宝玩玩这两个小游戏吧,锻炼宝宝空间感知力
- 宝宝爱闯入厨房,不妨玩玩这3个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