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读后感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读出所读书籍或者文章的“眼睛”,它是你展开来写的基础、中心和出发点 。下面小编为你整理《道德经》读后感,希望对你有帮助 。
《道德经》读后感篇1
道德经并非是一部讲为人处世等礼节之书,而是哲学角度的人生教诲之典籍 。儒家所提倡的仁、义、礼、智、信、孝等方面行为准则可以说是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所提出的一套对当时社会秩序有益处的对人的一种规范,理应是在现实生活中(主要是在周朝以及春秋战国时期)对往昔以追忆,可以说是有前车之鉴,是对西周时期的统治思想的一种发展,一种延续 。反观老子,其主要是从大千世界中去寻找、去体会,进而来对人生进行一些教诲 。相对于儒家来说是把自然之利与世间之利相互契合,而不似儒家是以人之利来看待自然之利 。儒家观点沉重而肃穆,庄严以施威;道家之理清然而深邃,自在悠然 。
当代之人看待古之事件皆以今之观点析之,纵使自觉客观亦不能处当事人之境会之,今之窠臼仍将作用之 。道,似一种规律,然亦非也 。以心灵会之,口不能道焉,故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 。大千世界孕育自然之道,自然之道孕育出万般规则,我们所能知道且能道明的道理是自然产生的“有”,是一种载体,或亦即是规律,(规律非道),天、地、人皆归其道,汇入总道,“四域”是道的载体,人亦是各道载体的产物,故“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大道“恍兮惚兮”,如何辩道?尺度若何?何以明己所为合于道?拙见见之曰“旁观,反见之” 。道德一经,以道开始,有无相交,阴阳相合,盈虚之理,谓之辩证 。以旁观者的心态来看自己行为之结果,先觉之!以水类比,即可见准绳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圣人不病,以其病病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这是自省,即是辩证的理性 。
道乃德之本,然本书内容之先后亦有不同 。一曰:道德经;一曰:德道经 。德乃道之中枢,是得“道”之征兆 。故可产生两种疑问:是否德先盈而后得道?亦或是先体道而后知德?盲目寻求道,则会时刻疑其德;可以追求德,亦会陷入不同伪道 。,此乎难!个人有个道,孰乐恭他而弃己?何为正道,亦会纷争不断?此又违背“绝圣弃智”,恐此乃老子亦在愁困之处也 。
然,不论如何,老子思想乃又一璀璨之星也,尚有借鉴之处,恐日后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
《道德经》读后感篇2
在如今这个喧闹的社会,一切都是那么的瞬息万变 。比起像大众一样的随波逐流,我更愿意在一个惬意而又安静的下午,喝着亲手沏的茶,手捧着一本《道德经》,去感受古人那时隔千年的智慧 。
我很庆幸自己是一名中国人,出生在这么一个有底蕴的文明古国,这意味着我有更多的传统文化可以去感受,有更多的文化精华可以去吸收,有更多的历史可以去领略 。读书无疑是一种感受历史和文化的好途径 。
比起现当代的这些科幻大作,以及互联网上如此众多的小说,我更倾心于古典文学 。毕竟那才是真正有营养的作品 。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难免使人们的心变浮躁了,于是人们无法静下心来去吸收那沉淀的文化,反而热衷于一些不切实际的科幻网络小说 。可是我们青少年不能随波逐流,我们应该先了解自己的文化,然后才能干出一番新的事业 。
有一段时间,我也沉沦了,开始盲目追求一些没有内涵的书 。直到那次去新华书店,首先映入我眼帘的便是那本厚厚的《道德经》,我轻轻拿起它,便不想再放手,从此,我便沉浸在智慧的海洋里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在对话 。”可这本书在我的生命里起到的是引路人的作用,读着它时,仿佛时间静止了,一段慢节奏的时光便产生了 。
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很深的影响,不仅是因为书中的智慧,还有那智慧带给我的心理的变化 。以前的我,也许太年轻了,敢想敢做,没有目的地横冲直撞,结局总是头破血流 。现在,我依然带着年轻的激情,依然是敢想敢做,但不同的是,我已懂得了什么叫脚踏实地,懂得了一步一个脚印,而不是一步登天 。
梦想,对于现在的我来说,还是太远了,远得连在梦里都看得不真切 。可人的一生,不就是不断地朝着梦想前进吗?在这条路上,难免会孤独寂寞,难免会浮躁,我们应该找到那个照亮梦想道路的指明灯,让它指引着你,不断前进,一步一步地,执着地前进 。所幸的是,我已经找到了,那就是蕴含着千年智慧、为我及时照亮远方的经典著作——《道德经》 。
推荐阅读
- 观看《改革***30年纪录片有感》
- 如何评价奥斯特洛夫斯基及其著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 朱光潜的《谈美》读后感 《谈美》读后感精选
- 联系的拼音怎么写 联系的拼音
- 遮天主角 《遮天》三部曲应该先看哪一部?
- 《陶行知文集》读后感精选范文
- 恶人传在线观看完整版 如何评价电影《恶人传》?
- 古剑奇谭1桃花幻梦 桃花幻梦
- 《猫城记》的读后感 《猫城记》读后感精选
- 溏心风暴演员表 如何评价《溏心风暴3》?